IVN国际志愿者网络-全球志愿者组织义工招募-国际志愿者协会义工旅行项目交流申请公益平台-官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关于海外义工的反思(作者:佀韵=cher)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12 09:5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际志愿者者网络,义工旅行,国际义工

马上注册,享受更多特权与福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这是一篇拖延了半年的文章,我希望这半年拖的值得
我真心的希望每一个人伸出手的时候是为了帮助别人,而不是为了简历上的一行字,而不是为了回来以后炫耀的谈资,不是为了自己的道德优越感。虽然可能你我背景未必相同,看法未必一致,我也不是正能量圣母,但是还是请抱有一颗爱心,自身的不如意不能成为报复地球的借口,同样的,自身的优越也最好不要当做炫耀的资本。
                                                                                                                       --------题记?

作为一个出生在国内,成长过程中几乎从没有接触过poverty这个概念的姑娘,我在出国前对于慈善和社会责任的理解仅仅限于每年捐给希望工程的一张汇票,或是捡起身边的垃圾,仅此而已。
我萌生出要gap year,做慈善做义工的想法其实是在2008年的一个星期四下午。我的international politics的老师给我们看了一部纪录片《invisible children》。我永远无法忘记那个午后给我的震撼,窗外阳光明媚板球队正在训练,雪白的球服和金发被阳光晒的光芒刺眼,教室里在放着那些最大不过十五岁的非洲孩子,穿着人字拖踏过血泊,背着比自己人还高的机关枪扫射同胞,放火烧掉一个个的村庄,眼里满是漠然。
影片结束后我的老师说了这样一段话:you are here, sitting in this class room, not because you are previliged, not because you have a rich family. you are here, to be educated, because you have the responsibility to speak for those people who can not speak for themselves, to stand for those people who can not stand for themsleves, and that is the reason of your education.
(你们之所以坐在这里接受良好的教育,不是因为你的父母很富有能够支付得起私立学校,不是因为你生而有特权;你之所以坐在这里接受教育,是因为你有责任去为那些不能为自己说话的人说话,你有责任去维护那些无法维护自己的人,教育是为了更大的责任。)
不得不承认,五年前那个17岁的下午改变了我的绝大部分的想法,第一次意识到原来接受良好的教育并不仅仅只意味着优越的工作和社会地位,高薪,penthouse;良好的教育同时也意味着社会责任,上帝说人人生而平等,却创造了这样多的不公,就是要我们用爱去填满这些缺憾(高中神父father peter的话)同样为人,我们得到的无论是精神还是物质,都确实太过于富足,这些富足在带来享受的同时也应当带来责任。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在高中的两年多时间里参加了water project for northern Thailand, round-square house project of Cambodia,义卖会,以及汶川地震之后对国内的捐助的组织活动。
我的高中只有两个中国妹子,因此高中毕业的时候我的很多想法已经和local同步了。我毕业的时候怎么都想不通为什么我就要毫无选择直通通去上大学,我为什么不能学我朋友一样gap year一年,去旅行去支教去天南地北去追寻我那幼稚的18岁的人生意义,why do I have to be soo Asian?! 送走我那些去印度去中国去赞比亚的朋友之后我和父母吵了一顿,最终以哭着同意乖乖去上大学而告终。

大一刚进学校,我又折腾上了!忘了当时是哪个组织在宣传的去非洲or南美洲做国际义工的项目,我当时锁定了南非或者是哥斯达黎加;刚和我爸挂完电话就出了南非枪杀华人事件,很好嘛,又被否决了。你们简直不能想象我当时的悲愤心情啊,我觉得全世界都不能理解我要去解救受苦人民的决心我觉得“啊我绝对是一个孤独的人啊”。

大二的时候我被我爸爸一句话戳中了要害“去什么南非,你去云南下面几个县走走就够你受的了!”。于是爸爸一句话,2011年冬天我去了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实习去了。
是的我是一个可耻的人伪善的人,我成天关注于苏丹的童子军,非洲的割礼,泰北人民喝不到干净的水;却彻底的忽略了就在离我我家不到三百公里的地方,有的孩子因为支付不起先心病手术费用而早夭的现实,彻底的忽略了那些因为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种种弊端而蹲在省城大医院走道上抱头哭的病童父母,我为巴基斯坦的难民募集过款项,却忽略了云南会泽的一些希望小学需要的仅只是扇大门。在基金会实习的那一个月,每时每刻都想扇死我自己这幅伪善的嘴脸。

大三的六月份,也就是2012的6月份,我终于如愿以偿的和一群好机油们踏上了去尼泊尔做义工的旅程。理想主义的热情火焰很快就被尼泊尔极端恐怖的条件给浇了盆冷水,当我们要实际面对每天随心情断水断电打手电洗澡随时摔个劈叉,面对因为卫生条件而感染了一塌糊涂的伤口和眼睛,面对肆意出没的蟑螂以及各种蠕动的虫子,面对屎坑般的厕所的时候,面对孤儿院孩子传染的水痘的时候,人的自私本性首先决定了我考虑的就是自己如何活下去,或者说“在我们能接受的范围内最低限度的存活下去”。然后再说拯救别人吧。
从尼泊尔回来之后,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国际义工真的是被当地人迫切需要的吗?
让我从几个方面来阐述我的观点
1)  作为中国人,我们自己家门口出门左拐百把公里就能找到需要帮助的人,为何还要不远万里飞赴另一个国家?虽然说抱着国际义工这种想法的孩子,大多数都相信人人生而平等,慈善不分国界这样的想法,但是俗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们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种种贫穷落后选择性的视而不见,而非要跑到一个和我们不那么相关的地方去做义工,这是不是就好像你生病了,却让你的同学去看医生呢?
国际义工在西方发达国家有着相对完善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物质基础指的是经济发展和国民福利体系;精神基础指的是宗教背景,我所接触到的热衷于/倾向于 国际义工的孩子,大多数来自于有宗教背景的家庭,比方说教会学校。宗教在宣扬的是一种平等博爱的精神,我之前提到过的我高中的round-square组织就是全世界范围内的教会私立学校的联合性慈善组织。而且许多世界性的慈善组织也都是具有宗教背景,比方说world vision。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在这样的大背景和想法之下,国际义工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出现不足为奇。
那么国际义工在中国呢?首先,中华文化的传承出现了断层,那么被包含在这个文化中的博爱,大义,慈悲同样也会出现断层。不可否认我们的社会中确实有一拨有识之士在身体力行着这些准则,否则我们也不会看到希望工程,狮子会这样诸多的民间基金会的产生。但中国近七成是农村人口,而剩下的三成中城市贫民又占据了多少,那么在不到三成的人口之中,有觉悟且有能力去身体力行慈善的人又有多少,靠这么小的一部分人,是无法形成我们自己original的主流文化和影响力的。
其次,当代的年轻人的慈善概念或许是个舶来品。以我自己为例子,我在出国前真的对慈善对义工没有概念,我对这一切的概念来源于国外高中,而我所接触到的国际义工中的中国学生,很大一部分都是海外留学生。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当代年轻中国人的慈善概念,其实是一个舶来品。而至于我们接受这个舶来品的目的,又有待商榷。有的人做义工是为了玩,有的人是为了简历好看,有的人是为了申请要求,又有多少人是真的为了帮助别人。
最后,中国的物质基础决定我们不尚具备国际义工的完善基础。还是那句话“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或者说“攘外必先安内”,中国贫困人口的实际数据或许永远都是统计局的一个谜,但是这不妨碍我们去了解。以我来自的云南为例子,急需解决问题海了去了。比方说希望小学的校舍翻新,比方说留守儿童的困境,比方说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制度和漏洞,再比方说在云南存在大量的失依儿童。我写这么多只是想告诉你们,我们看到的中国不是真实的中国。前不久经济学人的一篇文章写道,中国的社会阶层已经出现了板结,从底层到中产,从中产到精英的上升渠道正在因为盘根错节的裙带关系,圈子利益而变的越来越狭窄。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国无法变成橄榄球型结构的社会,而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产阶级数量的减少,则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慈善事业的缓慢进步。
综上所述,我们无论在精神基础还是物质基础上都不具备完善的国际义工的条件,若是真的有爱心,从你身边做起或许是最好的。既然慈善不分国界,那么随手一举又何妨。

2)  那些开放给国际义工市场的国家,国际义工对他们到底是雪中送炭还是锦上添花。
坦白的说,去尼泊尔一趟,我并没有觉得自己是一个救世主,相反我觉得我是一个观察者。我观察到的是虽然每个孤儿院都说“我们急需义工”,但是孤儿院的工作人员完全绰绰有余,而且孤儿院的孩子自理能力都很强;如果说你是去那里给孩子们爱的关怀,那么请问最多一个月的相处能有多少关怀,信任 喜爱 和依赖都是需要长期经营的关系,一个月和那些孩子抱来抱去然后拍拍手走人,这难道不是一种感情欺骗;据我观察,越懂得宣传自己的孤儿院,条件就越好,有英文网站 有介绍册 有wifi,这其实就好像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你占有的宣传资源越多,你越能得到外界关注,你就得到更多帮助;而反过来想,那些实际真的live below the line的人怎么会有机会access to resources,怎么学英文上网站弄wifi,不会哭,怎么有奶吃;所以说就算是在被帮助的圈子里,也存在着马太效应,好的越来越好,差的越来越差。
   其次,我要狠狠打碎大家关于“非盈利”的美好幻想,我知道的义工组织,都是盈利组织。通过headquarters申请时候交的注册费几百美金就是白花花的盈利,而义工组织报给我们的生活费用和孤儿院报给我们的生活费用之间的差价真是天差地别。一般的组织情况是这样的:international headquarters-----该国家的当地慈善组织(负责接机分配)-----该组织联系的local contact-----需要帮扶的孤儿院。孤儿院的负责人自己和我们说“我们更希望你们志愿者自己和我们联系,这样省下很多不必要的花费”,呵呵大家不言自明的笑了。我不知道生活费之间的巨大差价最后流进了哪一层组织的腰包,我不知道几百美金的注册费最后去了哪里,我也不知道这样的层层转包之间留下了多少揩油手。

3)  国际义工到底满足的是谁
White men’s burden
我上大学之后,明白了一个让很多人躺枪的词“White men’s burden”。大概解释就是白人的优越感使然,觉得自己有义务拯救the rest of全人类。说实话,这样的词汇现在虽然是贬义,但是还是很容易在很多人的话语中听出来。比方说上次我们讨论欧洲殖民者为被殖民地的人们的带去的益处和伤害,就有一个人说“European settlers civilized them, brought them to the new era!”。好吧,作为一个来自于曾经半殖民半封建国家的我表示特别的躺枪,你如何证明在西方文明介入之前的被殖民地文明就不是一种文明,你如何证明西方文明就是唯一的文明,你不能。就好像你不能论证你的善良是唯一的善良一样
同样的,我们之所以要去做慈善,其实就是某种程度上的优越感使然,即是道德优越感 又是 物质优越感。“穷则独善其身 富则兼济天下”,你看我既有觉悟也有能力,这就是“先富起来的国人的burden”。那些企业捐赠时候非要拉几个手足无措的小孩子上去的场面—呵呵呵,你如何做到你的善行不能践踏别人的尊严,不破坏别人的信仰。

甲之蜜糖 乙之砒霜
我们上课说过一个例子,在穆斯林国家妇女都要穿burka(就是大黑袍子),而在西方这被认为是一种对妇女的不尊重;十几年来总是有西方的激进分子们不知疲倦的攻击burka,burka甚至变成了一种是否文明 是否民主的象征;但是有的穆斯林妇女却对此表示很愤怒,因为她们选择穿burka是出于对自己信仰的尊重,而西方对此的攻击让她们觉得没有被尊重。相同的事情 不同的视角 带来不同的结果
现代的慈善更多的是西方的概念,但并不是说其他文化就没有慈善这回事儿,伊斯兰教其实鼓励施舍,佛教也讲究慈悲为怀,只是表达的方式不一样而已;在三毛的一篇关于撒哈拉沙漠的文章中记载过,如果你直接给一个人嗟来之食人家是不会接受的,因为不劳而获是一种耻辱,但是如果你请他帮你浇浇水 然后回馈给他更多的食物,那么他会非常感激,双方都懂的。如果我们强加的一味的用西方语境下的慈善去行事,这恐怕也是另一种形式上的强盗思想,强盗行为

--------conclusion-----
我真心的希望每一个人伸出手的时候是为了帮助别人,而不是为了简历上的一行字,而不是为了回来以后炫耀的谈资,不是为了自己的道德优越感。
是的我承认经济自由决定思想自由,正是因为我有了来自父母的物质保障我才敢坐在这里叨叨叨;关于财富和资源的处置是每个所拥有者的自由,这是每个人的选择没什么好争议的。
我看到有人说这是富二代才会去/能去做的事,我也看到有人说“慈善是没有国界的”,我还看到有人说我们这些人就是闲的蛋疼。我觉得这都是每个人不同的看法和意见而已;生下来22年,走过那么多地方见过那么多人,我学会最重要的一个词就是perspective,并尊重每一个人的意见和看法,哪怕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虽然我不同意你,你也不同意我,但是这并不能成为我们互相攻击诋毁的理由;虽然可能你我背景未必相同,看法未必一致,我也不是正能量圣母,但是还是请抱有一颗爱心,自身的不如意不能成为报复地球的借口,同样的,自身的优越也最好不要当做炫耀的资本。


发表于 2015-12-7 10:3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竟然一字不落的读完了,此时此刻确实分不清是不是道德优越感在作祟,新人求带~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8 12:4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了,对于我来讲,慈善助人这些是人的本性,自然而然,不必研究不必刻意去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9 22:38:05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 15:5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挺好,一个字不差看完了,志愿者是高中大学时期想做的事情,反而快30岁了也没有实现,最近突然冒出来这个想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文佑|小黑屋|国际志愿者网络(IVN)

GMT+8, 2024-11-24 06:26 , Processed in 0.037446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